最近有家长带宝宝来面诊,说宝宝浑身痒,起皮疹,是不是因为春天太容易过敏了?
我看宝宝的情形——
眼袋比较重,整个人倦倦的;
没坐一会儿就有些不耐烦;
时不时踢踢桌子腿,小手也在身上乱抓;
偶尔有几声小咳嗽。
再看衣着,最近南方比较暖和,宝医院里,只穿一件单衣。
于是我先把过敏的问题放到一边,转而询问家长:“孩子最近是不是常吹到风?”
家长回答:“为了通风透气,家里每天窗户大开,确实经常有穿堂风。风不是能带走细菌病毒吗?难道宝宝的小病小痛反而是风引起的?”
果真如此。
在传染病高发的春季,通风透气没有错,但我们说过,春季要格外小心风劲较强的穿堂风,吹进宝宝身体里,就会带来不少麻烦。
带生病的宝宝看中医,家长们一定经常听到说孩子是“外感风邪”。
在中医所讲的六淫之邪中,风邪是其它病邪的“前锋坐骑”,常裹挟着热邪、寒邪、湿邪、燥邪侵袭人体。
我们说“风为百病之长”“风为百病之始”,就是这个道理。
今天我要给各位家长敲敲警钟,一起来聊聊风邪对孩子健康的侵害。
图片来源:锐景创意
不安分的风邪
防得了外风,也别忘了顾“内风”
中医认为“风”分两种:一种比较好理解,是外界的风;另一种多是肝木不疏,导致身体里产生的“内风”。
防外风:外出多防护,风扇少对头面吹
开头案例中讲的穿堂风,就是外风的一种。
这种风流窜速度很快,无孔不入,尤其喜欢袭击肌肤腠理还没发育缜密、抵抗外邪能力较弱的孩子。
空调、风扇吹出的风也属于外风风邪。前几天气温高,有的家庭忍不住开风扇对着吹,旁边的宝宝也难免受到波及。
图片来源:锐景创意
这些“外风”如何引发孩子的病痛呢?
如果说人身体的脉络气血是一条循环流动的小河,那么,当某一段河流的气温突然降低时,这一段的河水就会冻住、堵塞,给整条河流的流畅运转造成影响。
这是风邪裹挟着寒邪给宝宝的造成的后果。
同理,当风邪裹挟着热邪、湿邪、燥邪吹过来,身体的局部环境被改变,就会影响气血运转,甚至冲撞体内的正气,疾病就这样产生了。
许教授小贴士
宝宝避风指南
《黄帝内经》写道:“故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
帮宝宝避风,是避开外感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最简单的做法有:
①有风天尽量少出门。
尤其对小宝宝而言,刮风的天气就不要出去了。建议在有太阳、无风的时间才出门散步。
②保护头面部。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如果难以避免有风天出门,首先要保护头面部和背部。
比如给宝宝裹上小围巾、戴帽子、戴口罩、穿小背心等。尤其在春天,别急着脱厚衣,学会先“捂一捂”。
③吹空调要适度,风扇不要对着宝宝吹。
有时气温较高、燥热难忍,可以适当开空调,让屋内保持干爽凉快。
但空调、风扇的出风口一定不能对着孩子。睡觉时尤其不能让风吹到宝宝的头面、肚脐和小脚丫。
顾内风:防止肝火过盛,肝风乱动
“内风”对家长而言比较难懂。常听中医说“肝风”乱动,为什么肝脏会有“风”呢?
中医讲“痰热生风”。孩子如果长期积食,脾、胃、肾的功能就会跟着变差,体内就会有痰饮虚热。
当牵连到肝脏时,由于体内的虚火在源源不断地“烧干”津液,肝阴不足,肝火又过盛,身体的气机就会出现像“风”一样的特征——
沿着肝经脉络“不按套路”地快速流窜,游走不定、大肆破坏。
春季有不少孩子被“春困”影响,很是烦恼,有个孩子曾这样描述“春困”的感受:
一到下午,脑袋就像被一个金鱼缸罩住了,头沉沉的、有点晕,说话、听话都感觉嗡嗡响,仿佛带着回音……
其实,这种表现正是肝风夹杂着痰饮,上行到头面部导致的头晕目眩。
那要如何对付内风呢?
要从顾护脾胃消化兼疏肝做起。虚热退散,内风少了动力,自然也就不能捣乱了。
●推荐课程
春季常犯风疾
2碗汤水来防风
春季的风主气,风性为阳邪,比夏秋冬季的风更善变。
所以,风邪引起的儿童常见病常在春季高发,带来不少小病小痛小瘙痒小脾气,家长们要格外注意啦:
伤风外感
伤风外感,多因风邪夹寒或风邪夹热引起,是天气忽冷忽热的春天里,宝宝最易患的疾病之一。
要预防外感,可以给宝宝煮苏柏方喝。点击复习:?苏柏方
若已经遭受了外感风邪,先辨清是寒还是热,再合理用药。点击复习:
?儿童常见病防治全攻略(含用药指南)
?寒热夹杂
过敏性疾病
让宝宝身上发痒的过敏性疾病,通常包括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这些都与风邪的窜动有关。点击复习:?春季过敏
抽动症
我们最近讲过的抽动症,也和肝风乱窜导致“筋脉驰纵”有关。点击复习:?春季抽动症多发
牙痛、头痛
宝宝小小年纪就喊牙痛、头痛,也让家长很担心。
其实,这往往是因为宝宝体内有虚热,风邪常夹热而上,循着经络到达牙齿,导致牙龈红肿、牙痛;到达头部,就会头痛——这是因为,风经过的经络是阻滞的,不通则痛。
儿童常见传染病
流感、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春季高发、频发的疾病,都少不了风邪在其中“煽风点火”。
春天病邪生发壮大,风邪更加快了它们传播、繁衍的速度。
以上这些春季常见疾病的对证医疗、养护方法,我们的推文都有详细介绍,除了点击链接复习,也可以通过平台搜索功能搜索查阅。??
如何替宝宝防风?吃这2个方
想让宝宝免除春天风邪的侵袭,除了注意保暖、避开外风之外,更要从提升内在体质做起。
?对于不太严重的宝宝,比如偶尔觉得嗓子痒、皮肤痒,又说不出具体哪里痒的情况,可以用疏春方祛湿祛风。
点击复习:?疏春方
?对于本身体质虚弱,常患上述因风邪导致的疾病的宝宝,春天还可以烹煮经典古方——加味玉屏风散来防风。
加味玉屏风散
材料:防风2g,黄芪8g,白术4g,枸杞子6g。
做法:材料下锅,1碗半水煎至1碗水,可加红枣调味,去渣热服。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帮助体质虚弱、腠理不密的宝宝防外感风邪。
适用年龄:1岁以上宝宝辨证服用,1周1~2次。
许尤佳育儿堂(xyjyet)
▲了解更多▲
宝宝若风邪犯病,也可以服用玉屏风颗粒冲剂。
?使用指南:
3岁以下,每次半包,每天3次;
3岁以上,每次1包,每天3次。
许教授小课堂
用鸡蛋“滚走”风邪,真的靠谱吗?
传说有民方“滚蛋疗法”祛风邪。
原理是:风在人体患处有游走不定、捉摸不透的特点,用作为生命起源的鸡蛋,能有效“捕捉”风邪。
确实有家长在群里讨论这个方法,也来问我这个疗法有没有用。
宝宝外感风寒,用热鸡蛋滚一滚被风吹得有些晕乎乎的小脑袋,也许确实能够暂时缓解症状。
但家长也不妨反思一下,起更大作用的究竟是鸡蛋,还是热敷的温度本身呢?
而对于湿疹等“风邪病”,就更不建议用“滚蛋疗法”了,避免破损患处交叉感染,加长病期。
现在虽然正值春天,已经从仲春向暮春过渡了,但最近的气候还是忽冷忽热,温差较大。尤其是广东,这几天的气候不伦不类,一周之内,一会儿是夏天,一会儿是秋天。
我常说,春天是最“四不像”的天气,往往短时间内呈现出一年四季的气候,对于孩子来说很不容易防范。
我们今天讲到的风邪,在频繁吹风扇和空调的夏天,就很容易侵袭孩子的身体。现在开始提前预防,学习相关保健知识,很有必要。
●推荐课程
●推荐好书
购买链接
▼
本期推送就到这儿啦!
关于风邪引起的儿童常见病
您都有哪些经验和感受?
欢迎在下方留言探讨
一起来交流育儿经吧!
有任何问题,或者想进入家长群交流,都可以加许尤佳育儿堂的小助手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angfengcaoa.com/ffcxt/7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