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活一口气”,虽然寓意颇多,但从保健养生的角度来讲,如果一个人气不足,气虚,很容易感到累,有点懒洋洋,经常气短、心慌、出虚汗。
中医所说的“气”,不是空气、氧气,而有特定的内涵,它是器官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的功能。
黄芪一直被称为:补气“神药”,古往今来,其补气的功效得到了中医界的普遍认可。“气”就是器官组织的功能,气上来了,血脉就生发通畅,脏器就恢复正常运转。
我国从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使用黄芪了。“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就是说单纯拿黄芪来泡水喝,就有很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古籍记载《本草备要》中就提到:“(黄芪)益元气,壮脾胃。凡劳倦内伤,脾虚泄泻,脏器下垂,气虚血脱,妇女崩漏等,皆可用之。”
古籍《本经》也将黄芪列为补气“上品”药材。
而《日华子本草》更直接点明,黄芪可“助气长筋骨,长肉补血”。
黄芪泡水黄芪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多糖等物质,具有极强的滋补养生功效。黄芪最常见的吃法就是泡水喝,但关于黄芪泡水你知多少呢?
黄芪泡水一次5到10克左右即可,开水泡10到20分钟就可以代茶饮用,可反复冲泡。
如果是煎服的话,用30克左右即可,如果同时加15克枸杞一起煎水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好。
黄芪泡水的10大功效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中医方面认为,黄芪具有非常不错的补中益气的作用,具体的功效和人参相等同。
1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黄芪泡水喝能治疗由于气虚而导致的汗多问题,脾虚会导致乏力,肺虚会导致咳嗽气短,这些问题泡黄芪喝就能解决。在流感高发期,黄芪泡水还能预防感冒。
2保护心血管系统黄芪本身具有强心、降压、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血管系统等作用,因此黄芪泡水喝适用于心脏病、心绞痛、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等人群。
3护肝黄芪泡水喝能保护肝脏,有肝炎、胃溃疡、胃炎或者肝损伤的人平时可以泡点黄芪喝很有好处。
4调节血糖黄芪泡水喝还能降低血糖,而对苯乙双胍及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有升高作用。
5抗肿瘤黄芪中含有的多糖配合抗肿瘤药物能够增强药效,而且副作用会降低。
6利水消肿无论是早上起床出现眼皮肿,或者腿肿问题,还是由于高血压和糖尿病引起的水肿,都可以泡黄芪喝消水肿。
7抗菌及抑制病毒黄芪泡茶喝对痢疾、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A,B,C及金黄色、柠檬色、白色葡萄球菌都有抑制作用。
8补气升阳黄芪泡茶喝可用于气虚引起的脱肛、子宫脱垂、眩晕乏力等,并常与升麻、柴胡等同用。
9固表敛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外感风寒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
10托疮排脓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用于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且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
(野生黄芪)
黄芪的其他吃法
1黄芪养生:喝黄芪山楂茶黄芪20克,山楂10克。用冷开水冲洗后,放入保温杯用沸水毫升冲泡,半小时后即可饮用。可反复冲泡,但以冲泡两次为最佳哦。黄芪与山楂一起泡茶可以加强益气活血的功效,尤其适用于气虚型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患者。为避免空腹服用生山楂引起胃石症,应选择在饭后饮用。
2黄芪养生:喝黄芪枸杞茶黄芪具有补肾气、抗疲劳的作用,再加上枸杞,两者一起适量食用,对于体力不好、精神不集中、长期疲劳、睡眠不好的人群有一定的疗效。
爱生吃枸杞的人要注意,直接生吃枸杞很容易过量,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在生吃的时候,可以减少枸杞的食用量,一般来说,每天食用30克左右的量就可以了。
3黄芪养生:用黄芪煮粥烧菜黄芪煮粥:煮粥黄芪15克,党参10克,粳米克,大枣30克,先将黄芪和党参一起煎水取汁,再放大枣和粳米一起熬成粥,味道可口。
黄芪烧菜:烹饪若平时喜欢吃烧肉、烧鸭等,可以放适量黄芪,味道更独特,还可以起到滋补作用,效果非常不错。
关于江阴冬虫夏草网冬虫夏草、燕窝、黑枸杞、藏红花等专供
养生及医疗咨询;医疗就医信息咨询
免费加工各种参茸,免费制作胶囊
长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angfengcaoa.com/ffcpf/10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