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果树行、株间生长的野生或栽培的绿色植物体,可以作为一种有机肥料直接或堆沤后施用于果树,以起到养地、养树、养园的作用,被称作为果园绿肥。
一、绿肥种植模式和品种筛选
按草种来源分类,可以将果园绿肥种植模式按分为自然生草及人工种草。
1、自然生草
是一个不断筛选的过程,在剔除恶性杂草的基础上,利用果园的自然良性杂草进行生草管理。自然生长的杂草适应性强、稳定性好且种类繁多,可以增加果园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同时还可以节省劳动力,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2、人工种草
是通过人工种植的一些适宜当地果园气候、果园土壤生长的绿肥草种,要求多年生,浅根系;植株低矮,覆盖效果好;耐阴,耐践踏,管理简单;与果树无共同病害,不是果树害虫和病菌的寄生或宿生场地;具有一定的产草量。
常用的绿肥品种如三叶草,苕子、黑麦草、箭舌豌豆、百喜草、鼠茅草等等。大体上来说,豆科绿肥具有根瘤菌,可利用大气中的氮素,起到固氮作用,增肥效果明显;禾本科植物根系发达,碳氮比较高,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十字花科植物,可以释放磷,增加土壤磷含量。
二、绿肥的充分利用
1、就地翻压
绿肥作物生长至花期后,将其刈割后就地直接翻压土中作肥料的一种利用方式。
此法比较适合植株矮小的春、夏绿肥,如乌豇豆、苕子等。为了保证施用效果,可在翻压前施用少量磷钾肥,翻压后立刻浇一次水,加速绿肥的腐烂分解。
2、刈割沟埋
预先开好施肥沟,待绿肥作物生长至花期,收割地上鲜草施于沟内,再覆土填平的利用方式。
一般每年刈割2~3次,刈割的留茬高度以利于茎基部隐芽萌发为准。
此法适用于一年生或多年生高秆绿肥作物,如紫花苜蓿、白花草木犀等。
3、树盘覆盖
指是在绿肥作物生长至初花或盛花期,通过刈割后,集中覆盖树盘的利用方式。
覆盖高度以15~20厘米为好。在多风或干旱地区,绿肥覆盖后需撒盖散土,厚度5厘米左右,有防火防风的作用。
秋施基肥时,覆盖的绿肥残体应与其他肥料一并施入,以提升肥效。
4、果-草-牧相结合
在果园的行、株间种植豆科绿肥,绿肥鲜体或干草收割后,作为牧草喂养家畜,家畜过腹排出后,将畜粪配上碳源如秸秆、水等腐熟,再施于果树当肥料。
三、绿肥的作用
1、增加果园土壤的养分含量:
绿肥鲜草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充分腐解利用后能够向土壤提供大量光合产物,再加上豆科绿肥具有固氮作用,可以提高土壤氮的输入量,果园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都得到显著提升。
2、改善土壤结构:
绿肥合理利用能够提高土壤团聚体的平均粒径质量,降低土壤容重,平衡土壤孔隙度,增强土壤蓄水通气性,提高土壤保肥性,促进土壤养分有效化。
3、调节土壤酸碱度:
果园科学种植绿肥后,土壤中根系分泌物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提高,从而土壤有机质分解加快,有机氮利用率提高,磷的固定减少,调节稳定了土壤pH值,增强了土壤对酸、碱的缓冲性。
4、调节园区小气候环境:
高温干旱季节,刈割绿肥覆盖树盘能够降低地表温度的变化幅度,使土温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减少由太阳直射土壤所带来的对果树根茎部的灼伤。同时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水分均匀性,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果树生长环境。
5、防止水土流失:
土壤表层比较容易被冲刷发生水土流失,果园种植绿肥后,绿肥根系密集分布在0~20厘米的表层土壤区域,能够减少雨水灌溉等造成的表土冲刷和养分流失,显著提升土壤涵水能力与抗侵蚀能力。
6、促进果树的生长发育:
果园种植绿肥并进行相应的管理后,提升了土壤整体生境质量,土壤中水、肥、气、热充分协调。这将为果树的根系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使其更加发达;另一方面增加了土壤养分有效性与缓冲性,提升了果树的养分利用率与吸收率,使得养分供给更加充分、协调,促进果树更好的开花结实,其单果重、产量与单果质量均会随之提高。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 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当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