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防风草 > 防风草配方 > 正文 > 正文

ldquo战rdquo沙山尉犁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18 14:58:41
白癜风是否可以植皮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39305.html
这是建设中的新疆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无人机照片,5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胡虎虎摄)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腹地,风依旧在吹。极细的沙粒随风飘荡,无孔不入。新疆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施工现场仍是机器轰鸣,多台大型推土机一字排开,将高耸的沙山缓缓推平。据中国交建乌尉公路包项目部介绍,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已进入最后攻坚阶段,眼下正在开挖该工程中体量最大的沙山。沙山高约70米,推沙体量约万立方米,施工计划耗时约3个月。目前,参与施工的工人抢抓工期,有序推进,与风沙为伴,奋战在茫茫沙海深处。为便于施工,工人们把营地搭建在沙山旁,吃住都在沙漠中。生活所需物资、机械设备所需油料等,均有人定期配送。新疆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全长多公里,是第三条贯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北的公路。建成后,有助于改善南疆百姓出行条件,推动当地发展。在新疆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施工现场,工人驾驶大型推土机推平沙山(5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胡虎虎摄)在新疆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施工现场,测绘员刘耀军在工作(5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宋彦桦摄)在新疆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施工现场,工人驾驶大型推土机推平沙山(5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宋彦桦摄)工人李明友在施工现场爬上沙丘(5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宋彦桦摄)在新疆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施工现场,工人驾驶大型推土机推平沙山(5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胡虎虎摄)在新疆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施工现场,测绘员刘耀军(前)和助手甘才云翻越一处高约40米的沙丘(5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胡虎虎摄)营地厨师杨云明在一旁看工友们取餐(5月16日摄)。因为营地仅有一个厨师,来自四川的杨云明自开工以来一直工作生活在营地里。新华社记者宋彦桦摄在新疆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施工现场,测绘员刘耀军在沙山旁测量并标注施工线(5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胡虎虎摄在新疆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施工现场,工人驾驶大型推土机推平沙山(5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胡虎虎摄工人在营房内休息聊天,房内一角摆放着他们种植的小蒜苗(5月16日摄)。他们说,种蒜苗就是为了看看绿色植物。新华社记者胡虎虎摄

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第三条公路——尉且沙漠公路“蝶变”进行时

尉且沙漠公路建设进入关键阶段

目前,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第三条公路——尉犁—且末沙漠公路建设进入关键阶段。铲除施工以来最大一座沙山后,该公路路基将于9月全线贯通。

14日上午,记者在尉且公路K段施工现场看到,5台体格庞大、马力强劲的推土机轰鸣着在高耸的沙包间来回穿梭,以“蚂蚁搬家”的方式把黄沙推至低洼处。

中国交建新疆乌尉公路包PPP项目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项目副经理闫海说,今年4月6日复工以来,该项目的桥梁、路基、草方格防护工程有序恢复施工,项目增加了人员和设备,通过两头同时向中间推进作业的方式加快施工进度,努力把耽误的工期抢回来。近日,项目施工遇到了“拦路虎”——一处连绵起伏的沙山。这处沙山向前绵延1公里,挖方量万立方米,开挖深度达到30多米,成为项目开工以来的最大难题。“由于沙山的土方量比较大,运距较远,再加上高温天气影响,施工比较困难。”闫海说。考虑到沙漠高温酷热,施工难度大,施工人员加班加点,争取6月底拿下“拦路虎”,9月底实现路基全线贯通,为明年项目完工奠定基础。除了公路主线加紧施工,全线路基两侧也同步修建草方格防护工程,草方格铺设面积近万平方米,目前已铺设近万平方米。据悉,尉且公路全长公里,于年10月开工,计划明年完工。项目建成后,且末县至库尔勒市无需绕行,两地间行车里程有望缩短公里左右。在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施工现场,中国交建工人驾驶大型推土机推平沙山(5月14日摄)。□新疆日报全媒体记者韩亮摄制图姜岚

瀚海筑路正酣时

——来自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建设现场的报道

这是被称作“死亡之海”的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这里飞鸟不进、野兽难寻,被视为“生命禁区”。然而,在这无水、无电、无信号的无人区,尉犁至且末公路建设者们默默坚守,努力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再添一条进出要道。

“当代愚公”挖沙山

年7月,中国交建新疆乌尉公路包PPP项目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项目副经理闫海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举目四望,一个沙丘连着一个沙丘,到处是沙子。要想在这样的无边沙海中修路,首先得推开沙丘。项目开工以来,闫海已记不清到底挖了多少沙,削平了多少沙山,“我成了现实版的‘愚公’,每天都在不停地挖山。”他笑着说。在征服一个个沙丘后,施工人员终于遇到了开工以来最大的考验——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座沙山,这座沙山不挖开,最后45公里公路的路基就无法施工。为此,项目部增加了5台大马力推土机,共15台推土机轮流作业。5月14日上午,记者一行驱车从尉犁县城出发,沿着已筑好的路基向沙漠深处行驶,最难“啃”的沙山就在公里处。“山高沙多,我们采用‘剥洋葱’的方式把沙山削低。”闫海说。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5台推土机在沙海中轰鸣着,从高处把沙子一点一点推至低洼处,如剥洋葱一般把沙山层层剥开。到6月底,最后的沙山将被推至适宜施工的程度。之后,建设者将在推开的沙路上铺上编织布,再铺上碎石碾压筑成路基。种草方格固流沙要在沙漠中修路就必须先固沙,否则风沙袭来路面会被沙子掩埋。闫海说,他们借鉴其他沙漠公路防风固沙的好办法,全线修建草方格防护工程,即在路基两侧的沙丘外围先修建一道防沙障,阻拦部分流沙,再细细用芦苇铺设草方格,把流沙阻挡在路面以外。塔克拉玛干沙漠风多,沙丘流动性大,因此路基两侧的草方格必须修得更宽,防护能力才能更强。“最宽的达米。”闫海告诉记者,全线草方格铺设面积近万平方米,可有效减少流沙对道路的侵袭。路基旁,工人们正在沙丘上铺设草方格。一名工人把芦苇整齐地摆放成一条线,另一名工人用方头铁锨对准芦苇中间位置用力踩下去,芦苇深深扎进沙中,露出地面20厘米左右。重复往来,一个个长宽约1米的草方格整齐地向远方蔓延。闫海带着记者来到一处铺设好草方格的路基旁,一阵风吹来,沙尘骤起,但被草方格阻挡,并未飘荡至路面上。而在未铺设路段,路面上则有明显的积沙。随着项目进展加快,施工方组建了沙漠防护突击队,就近设立流动营地,工人们分时段工作,加快草方格铺设进度。寂寞中坚守沙海“干了10几年工程,从来没有这么苦过。”驾驶员甘在位停下推土机,第一句话就让记者愣了一下。甘在位所说的苦,是寂寞。沙漠中荒无人烟,也少见绿色,已经在项目上工作了2年多的甘在位早就看够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更喜欢低头看手机里的电视剧。这里是无人区,没有通信信号,仅有的一部卫星电话仅供紧急时使用,大家闲暇时只能看手机里下载好的电视剧。可电视剧总有看完的时候,甘在位休息时最喜欢和工友换手机。“自己手机里的电视剧都看了四五遍了,大家就互相换着手机看。”他说。一旦有人出沙漠进县城办事,大家就把手机交给他,嘱咐他下载一些影视剧。工作地点远离人烟,再加上施工紧张,工人们外出机会少。项目管理方督促工人们轮换走出沙漠逛逛,“在沙漠里呆久了人会‘疯’的,出去散心的机会就格外难得。”闫海说。轮到自己外出时,甘在位赶到尉犁县城的第一件事是和家人视频通话,看着视频中的妻子儿女,他也不怎么说话,只是一个劲呵呵地笑。吃东西、逛街、购物,甘在位有时还会找个宾馆住一晚,痛痛快快洗个澡。沙漠里用水全靠运送,每晚睡前能有一盆水洗脸他就很满足了。心情舒畅了,甘在位又回到沙漠,继续驾驶推土机忙碌。“选择了这个活,就得把它干好,不能撂挑子。”他说。沙海深处,正因为有甘在位这样的施工人员甘于寂寞长期坚守,才让脚下的道路一点点成形、延伸向远方。(逯风暴韩亮姜岚)来源:新华网、新疆日报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angfengcaoa.com/ffcpf/69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防风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