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咱教育人最纯净的心灵家园
散入春风里的中药香“喂!哥,你在家忙啥呢?”
“唉!这段儿不是有疫情吗?出不去门儿,在家闲不住,我一个人来黄金山挖防风啦!”
“价钱啥劲?”
“价钱比往年好多啦,湿的就五六块,干的十几块,村里在家的都上山了。”
言语间感觉到大表哥心情不错,多年练就的采药能力有处施展了。
一
在家上小学时,一到采药的季节,我都会跟着大表哥上山采药材。在他的帮助下,认识了很多中草药:防风,茵陈,黄贝草,车前草,黄蒿苗;苍术,血参,地黄;桔梗,绞股蓝,连翘,五味子……
晾晒好后的干药材,放在家里储存起来,流行病来时就派上用场了。
记忆里,有时候胃不舒服不想吃饭,母亲就用空心萝卜煮水给我喝,喝上几碗后食欲大增;有时候食积闹肚子,奶奶就把挂在墙上的木糊梨拿下来熬成汤药让我服下,过一晚上醒来几乎就没有感觉了;着凉了就喝生姜汤,喝热了捂着被子睡一觉就好了;吸凉气咳嗽,点撮艾叶一熏就不咳嗽了。山里一般人身体都比较强壮,即使来了小病,都是用偏方,很少吃西药。
身体不太好的长辈家里常年都要煎中药,特别是在晚饭后,药香揉进月光洒在村庄的各个角落里,别有一番乡村味道。
岁月累积,中药香不知在啥时间消散了。
有一年春季,我低烧。不知是啥原因,没有想起来按照大表哥以前给我说过的偏方,去喝捣制而成的车前草汁,而是到村南头的西药铺看病。堂哥一针下去,我眼前一片漆黑,头晕目眩,歪倒在椅子背上,把堂哥吓了一大跳,他赶紧把我扶到长凳子上,让我躺下休息一会儿。
隐约听见有人问:“这是咋啦?咋啦?过敏反应?”,
等我清醒后他问我:“感觉啥劲?你以前用过青霉素没?”
“只听说过,不知道咋用哩。”我摇摇头低声应了一句。
我浑身酥软,硬撑着东一脚西一脚,迷迷糊糊地回到家,躺床上就休息了。早上醒来后不烧了,感觉舒服很多,母亲端来了葱白水,随意喝了几口就放在桌子上,出去忙事情了。
后来咋就慢慢地忘了偏方治小病的功效,知道了青霉素、红霉素,感冒通、白加黑,强的松、安乃近、APC等西药。
二
也不知在啥年月,习惯了看西医,吃西药。
大女儿三岁那年的正月十五,我夫妻俩带闺女到照相馆拍生日照。
导拍说:“我们这里空调加暖气,室内温度和夏天一样,把孩子的棉衣棉裤脱了吧?换上了我们这里的单衣、薄裙子照相可出效果!”
我俩当时有点顾虑怕孩子感冒,不想让孩子脱衣服,但导拍左一句“大哥”、右一句“俺姐”像挠痒似地一遍一遍叫着,使得我们没能坚持住自己。女儿精神愉悦,积极配合摄影阿姨摆着各种童趣感十足的动作,表情甚是自然。在场的工作人员都接二连三地夸奖她,我俩口也给吃蜜了一样笑不停。闪光灯、快门哨音、嬉笑声渲染了摄影棚的温度,不知不觉一下午就过去了。看着几十张女儿的电子照,激动得一张也不想删,付费以后回家了。
“孩子浑身可烫,发烧哩!赶紧起来!”半夜里妻子把正在梦笑的我推醒。我一骨碌跳下床找来体温表夹在孩子腋窝处,目不转睛地看着表,五分钟刚到就把温度计拿出来在灯光下看:
“呀嗨!超过39了!”
我和妻子慌里慌张穿好衣服把孩子抱到临街卫生室,给孩子打了一针退烧针,回到家后体温是降下来了,但我俩一直到天明都没敢再合眼。第二天,开始喂西药面,小孩喝药那个难呀,过来人都有体会,心疼是不管用的,得狠心还得有方法,可费劲了。两个小时一量体温,白天都没事,到了晚上孩子体温又烧至39度,没办法再去卫生室看医生,医生安慰我俩说:“没事,再打一针就不烧了,回去后继续喝面面儿药巩固几天都好了”。折腾了好几天才有所好转,我和妻子都认为:只要孩子精神好不粘人,慢慢锻炼锻炼多加点营养,时间长都好了。
可是自那以后,孩子就隔三岔五地感冒,稍不留神就发烧,一发烧都是高烧,每一次都得好几天反复,感觉一整年都在四处求医问药。
邻居中有人建言说:“孩子老发烧,是扁桃体发炎造成的,可不好治。俺认识的小孩也是老发烧,把扁桃体一割就好了,医院好好检查一下,看看割了中不中。”
我和妻子只是听听,根本不会同意那样做。
元旦节的时候,孩子又重复了春天的发烧症状——白天好、晚上烧。一天晚上孩子高烧39度多好几,叫来医生给孩子打了一针后,体温却没有往常降得那么快、那么多。孩子睡一小会儿,醒来哭闹一会儿,妻子着急,我发愁,互相埋怨着值班到天明,期间又喂了两次退烧药,也不见效果,大清早就把孩子抱到了卫生室。
医生说:“再打一针回家观察一天。”
很平常的一句话却让妻子失声哭了起来,出了诊所就去拦挡过路车。当一辆黑色的轿车停稳后,妻子的身躯已折叠在人家引擎盖上,她哭着恳医院去,我见状抱着孩子就去拉人家的车门。下了车没顾上给人家说谢谢,就抱着孩子冲到急诊室。孩子躺在病床上微闭着眼睛,脸色通红,撇着小嘴轻声哼着。我和妻子一人握着孩子的一只小手坐在床边,配合着医生又给孩子打了一针,医生嘱咐我:“让孩子多喝点水,稍微在这儿休息一下,准备准备转到住院部,打点滴治疗几天就好了”。
在医院住了七八天了,孩子还是在家的状况。白天精神可好,吃喝玩都可正常,一到晚上孩子的表情就不对劲了,体温一量不是37度多就是38度多。第九天上午,妻子向值班医生询问孩子的治疗情况,男医生支支吾吾说:
“还得坚持住几天看看效果再说吧。”
妻子脸色一下子就变了,医生把我单独叫到医护办公室,让我看他们的病历记录资料,给我解释说,西医治疗方案就是这几样消炎退烧药,效果不理想时只能适当调几样药,加点剂量,再多住几天看看。我回到病房慢慢地给妻子做思想工作,说医生的数据分析可专业,咱再坚持几天,孩子的病状很快就会有改观。
过了两天,我大表哥和大表嫂来看孩子,大表嫂无意间和妻子有沟通:“西医治标不治本,一输液退烧了,点滴一停就又开始烧了,是没有找到病根在哪儿,恐怕再输几天也不行,喝点小柴胡及其他中药看看啥劲。”我在一旁打圆场:“医院,听医生话慢慢来吧。”看了妻子的表情就知道,她当时不同意我的这种观点。
第十三天,医院给她俩送东西,病房里空无一人。值班护士告诉我:“你妻子带着孩子出院了。”我一听火得不得了,昨天晚上孩子还有点烧,不治彻底回去可咋办哩?
我憋着一肚子气匆匆忙忙赶到家,刚进门就闻到满屋的中药香,火气没有那么大了,但还是大声说了妻子几句,妻子非但不生气还笑着说:
“光输液治不住,咱换点中药试试,说不定还有效果哩。”
西药难喂,中药更难喂,看着孩子难受的表情,我俩只好停一会喂几小口,过一会我灌一点点儿。到下午的时候,孩子大便带有一些风沫,谁也没在意。晚上又喝了一些汤药,孩子大便时解出一大疙瘩风沫,持续了一会时间才拉稀,收拾停当后孩子很快就不吵不闹地睡下了,比往常睡得都舒服。我俩换班睡,一小时一摸孩子的额头,不用温度计量都知道烧退了。孩子一整夜都很安宁,我俩一放松也睡着了,醒来时早已错过了上班时间。
三副中药过后,孩子的大便成型了,风沫几乎不见了,体温也正常了。
从此,孩子健康成长,很少感冒发烧。
以后多年里,当孩子一有症状,我们就赶紧给她喝点中药口服液,尽量采用中医疗法,不去触碰西药。到我家老二闺女小时候,大人都有经验了,能及时判断孩子的身体状况,稍有不适预兆时,都坚持选择喝中药冲剂调理或推拿按摩治疗。
当我们尝到中医理疗的好处后,却发现满大街上很少有开中药铺的老中医了。
我夫妻俩就自己钻研,留心药材的成长季节,周末回大山里亲自采药储备,每当换季时全家人都来参与中药养生调理。
常用的、不常用的野生药材我家里都有:艾草、白毫茶、石花茶、山菊花茶;木糊梨干、山楂片、血参、绞股蓝;黄蒿苗、薄荷、黄连,柴胡等
在我俩的感染下,孩子们也喜欢上了农家花草、山里根须、老家茎叶、家乡山果等故乡的味道。
三
03年的非典让国人重新认识中医的理疗效果,今年的新冠应该让我们坚定发展中医理疗技术。
全国中医老专家结合新冠肺炎实际联合科研攻关,提出并制定一系列以中医为主的治疗方案,对患者实施综合治疗,中医药全程起效。轻症患者病情无一加重,医院得以很快休仓;重症、危重症病状减轻,死亡率降低八成多;治愈患者出院后症状改善复阳率低。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超90%,为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各省的中医治疗团队所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有目共睹。
一代一代英雄的中华儿女,本着神农尝百草的医疗精神,把《神农本草经》再次发扬光大,吃透《黄帝内经》,摸清《伤寒杂病论》,把《本草纲目》又续写了一页。
这就是民族的自信,文化的先进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新世纪东西文化撞击猛烈的时代,一百多年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依然不落后,鲁迅的拿来主义,永远都时尚。但是像中医药一样的国粹必然是民族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金钥匙。
前几日,刚从武汉撤下来的白衣天使,马不停蹄再次组建医疗队走出国门,对口支援世界各国,给疫区人民送去了中药及防控物资,带去了中国做法,分享了治疗经验,他们信心满满,定会让中医药飘香全世界。
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其他各个领域里的文化骄傲,期待我们去坚守,去发展,去壮大。
大表哥比我大十几岁,和大表嫂从小采药而认识,青梅竹马。他们的院子里到处栽培着从大山深处移回来的奇花异草,前檐荆笆上整天都晾晒有季节性的中药材。十几年前,大表哥花了大半辈子的积蓄把孩子们都送出了大山,到现在他俩还一直待在老家,满山跑着采药材。
我在电话这头劝他们出来跟着孩子们享享福,他俩老是说:“山里空气好,有香气,去到城里就闻不见了。孩子们有事了可以去帮帮忙,平时还是咱山里头得劲。”
正触动大表哥接地气的话语。
电话那头传来大表哥标志性的通话结束语:
“中,你忙吧。这两天,我给你捎点黄蒿苗、棠梨花啊!”
药香好像顺着电磁波飘过来了。
给大家分享一副小时候在大表哥家学到的对子: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灯笼笼灯,纸壳原来只防风。”
防风还是防风,理不清了,就慢慢闻吧!
作者简介:王小伟,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美术教师。三门峡市骨干教师,三门峡市教学标兵,河南省优秀辅导员。更多精彩:
全国中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展示集锦(视频版)王小伟:皴?折
王小伟:天地间自有东西南北中
王小伟:宅家播快闪为国做贡献
王小伟:柳庄青春游
王小伟:三份情怀
王小伟:选理就对了
王小伟:那片荷塘
王小伟:别“理”时刻
王小伟:红玉兰树下
王小伟:大拇指和食指组成的取景框
王小伟:雪里一点红
王小伟:石头村里柿花香
王小伟:迎春花开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承办:教育会议教师培训教育考察拓展训练研学旅行联系
自年9月17日起,在此平台发表作品(自文章发表日起一个月内)达到一定阅读量与留言量的作者,可获赠鸡公山门票。阅读量达到次、留言量达到20条,即可获赠鸡公山门票一张,每增加次阅读量与10条留言,追加一张。依次类推。
本平台是多家报刊的重要供稿基地,坚持原创首发,审稿时间为15天。打赏费%归作者(低于十元和一周后的不再发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河南站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angfengcaoa.com/ffcxt/7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