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臂疼痛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就是针灸理疗等经络疏通调治,但不少人经过这些治疗并没有改善,有的反而更痛了,或者越来越怕针灸了……这时就需要调整思路,调整治疗方案
下面几种思路可供参考:
?一,肩臂疼痛伴随颈椎背部僵硬、怕冷,肌肉比较壮实,不易出汗。
这种情况的肩臂疼痛一般是颈肩综合症引起。
可以采用发汗解表,通经活络治疗,用葛根汤+川芎、鸡血藤治疗。
?二,肩臂疼痛属于痰湿瘀堵的,甚至引发肩关节积液、滑膜炎
?1,肩臂疼痛属血虚、气滞、兼有湿邪者。马有度先生“三仁二藤汤”:三仁汤加汉防己、姜黄、海桐皮,再加酸枣仁、玄胡、鸡血藤、夜交藤各30g,疗效显著
?2,气血虚,肝气郁脾虚痰湿
《傅山男女科》载一方“肩臂痛,手经病,肝气郁。平肝散风,去痰通络为治”,方为:当归、白芍各90克,陈皮、柴胡各15克,羌活、秦艽、白芥子(炒研)、半夏各9克,附子3克。煎服法:水6碗,煎3沸,取汁1碗,入黄酒服之,一醉而愈。李可老中医经验:上方加生芪克益气运血,加桂枝尖15克载药直达病所。加止痉散(全虫3克,蜈蚣4条)研粉冲服入络搜剔,更加桃仁、红花、地龙活血通经。
?3,肩周以及体内有“伏痰”,导致筋络挛急,臂痛难举。需要排出“伏痰”,用“指迷茯苓丸”:
半夏(制)、茯苓、玄明粉、枳壳(麸炒)。适用于形体较胖,苔腻、滑,舌质胖,头晕便秘,脉不弱者
案例:徐莫,女,70岁。左肩周炎。肩部明显萎缩,平举不超过30度,疼痛致夜不能寐。舌淡苔白浊,脉滑。病程半年有余,中西药、膏药都试过,没有明显效果。
处方:茯苓12克,炒枳壳10克,姜半夏9克,芒硝3克,党参15克,白术25克,干姜10克,炙甘草6克,姜黄10克。五剂。
只服用四剂,肩关节就恢复了正常(因含有芒硝会出现腹泻)。
?三,肩臂疼痛,血瘀明显,配合使用“活络效灵丹”:(张锡纯)当归9克,丹参9克,乳香9克,没药9克,黄酒30毫升与水同煎,分2次口服。
治疗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形成之癥瘕积聚,腰、腹、背、膝、腿、臂疼痛,常投予痛经、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腰肌纤维炎、宫外孕、不宁腿综合征
?四,肩臂疼痛,体格壮实,瘀热明显,用“桃核承气汤”:
娄绍昆治疗经验:
病人的名字叫潘德法,是个很聪明很能干的农民,在生产队当队长。他身体壮实,脸色暗红。
潘德法患的病是右肩疼痛,民间叫这病为“五十肩”。发病后他一直在积极地医治,一年来膏丹丸散、按摩针灸、刺血拔罐都一一试过,不但无效,反添了更多的病痛,劳动力几乎丧失,他这个生产队长一下子谪降为队里的放牛娃。
他说,牛都会欺负他。他用左手拉着牛的绳子时,牛都是乖乖地吃草,当他的左手拉累了,把牛绳换到右手时,牛就会把头猛然大甩过去,使他的右手全部酸麻了,痛得他冷汗直冒。
?潘德法当时的症状是:右肩不能抬手,不能负重,夜间痛得不能安睡。仔细诊查发现右臂肌肉萎缩,对疼痛异常敏感。并伴有头重、口苦、纳呆、尿黄、便秘、脉涩、舌暗红苔黄黏等痰瘀湿热凝滞证候。翻阅历次诊疗记录,从诊断到方药均合中医理法,然而医治无效,大家都认为是疑难病症。
当时我就面临怎样抓主症的问题,我要求患者平卧,通过腹诊发现他有两个很典型的腹证:
一、心下压痛;(小陷胸汤证)二、左小腹急结、压痛,重压之下疼痛向左腹股沟发散。(桃核承气汤证)
这两个汤方的功效,一为清痰热,一为祛瘀血,也符合理法辨证。于是就投此二方的合剂。
三剂后,病人满面笑容来复诊,说服药后排出很多瘀浊秽臭的大便,说为了看清排泄物的性质,他特地跑到清水坑上大便,他看到一大片污黑物浮悬在水面上。
治疗后他一身轻松,手举高了许多,虽然手臂还痛,活动也还不利,但他看到了治愈的希望。复诊时,腹证也相应地好转了。我把原方药物的分量减半,请他再服五剂。
五天后,腹证消失了,其他诸症也明显减轻。接下去的诊治就变得容易了,以针灸、中药治疗一个月而痊愈。
?五,肩臂疼痛,寒湿明显用“术附汤”
李克绍经验:
术附汤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原文是“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
“风虚”是病理,“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是症状,“暖肌、补中、益精气”是指本方的药理作用。
要特别注意的是“风虚”和“暖肌”这两点,才能灵活地运用本方。
“风虚”是因虚受风,这就提示我们应把治疗的重点放在“虚”字上,“风”则是次要的。“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等,则提示患者脾虚不能运化精微所带来的一系列症状的重点举例。
术附汤的作用,既然能“补中益精气”,那么头眩等证亦必迎刃而解。但风虚患者,其头眩等证,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
受风后只发凉,没有寒热症状,这当然是虚性反应。
张璐云:“肩背痛有因寒伏结者,近效白术附子汤”。
白术生用,善走肌肉,配附子之辛热,走而不守,能内温脏腑,外暖肌肉。
白术附子合用,既然有暖肌、祛寒、镇痛的明显作用,所以临床遇到风寒湿痹等证,除新发者可加入羌活、独活、细辛、防风等治标之药物以外,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患者,一般只是重用术附,更觉药简效速。
白术要生用,要重用,至少每剂30g,并可渐加至60g、90g。附子一般用15g即可。
据历年试用,本方在一般情况下,三、五剂即可有效,重者需服至三、四十剂。
尤其对于常服羌活、独活、细辛、防风、川乌、草乌等方效果不大,或随愈随发的患者,改用本方更为理想。因为本方是补益精气之品,不但可以纠正攻邪伤正之偏,而且可以久服无弊。
?病案王某,中年男性,自述左肩胛喜暖怕凉,活动受限已半年余。
睡时必须用被严密盖好,否则自觉有凉风外袭。抚摸患部肌肉较无病处明显发凉。曾多方治疗未见好转。
生白术30g,炮附子15g,生姜3片,枣2枚。水煎服。
三剂后疼痛减轻,继服十余剂,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