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药对
请输入
药对又称对药,是临床用药中相知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形式,在方剂配伍中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基于药对这种方剂配伍的基本形式,在临床研究中,许许多多的灵验新方由此而衍生出来。
防风
防风
请输入
防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味辛、甘,性微温。入膀胱、肝、脾经。本品浮而升,为祛风圣药。既可治风寒之感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诸症,又可治风热之感冒,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还能祛风湿而止痛,治风湿痹痛等症。防风炒用,也有止血之功,可用于治疗便血、崩漏等症。
荆芥
荆芥
请输入
荆芥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的带花序的全草或花穗。味辛,性温。入肺、肝经。生用发汗祛风解表,治感冒风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症,又能透发麻疹,治麻疹透发不畅诸症。炒用则入血分,可止血祛风,治衄血、便血、崩漏等症。另外,本品还可用于治疗疮疡初起而有表证者。
伍用功能
请输入
荆芥芳香而散,气味轻扬,性温而不燥,以辛为用,以散为功,偏于发散上焦风寒,炒黑入药,又入于血分,可发散血分郁热。防风气味俱升,性温而润(昔谓:“风药之润剂”),善走上焦,以治上焦之风邪,又能走气分,偏于祛周身之风,且能胜湿(凡风药皆能胜湿)。二药伍用,相辅相成,并走于上,发散风寒,祛风胜湿之力增强。
主治
请输入
1.四时感冒,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声重,头、身疼痛等症;
2.风疹(类似荨麻疹),皮肤瘙痒症;
3.疮疡初起,兼见表证者;
4.便血,月经过多,泄泻,痢疾。
常用量
请输入
荆芥6~10克。
防风6~10克。
经验
请输入
荆芥、防风伍用,名曰荆防散。《本草求真》说:“荆芥不似防风气不轻扬,驱风之必入人骨肉也,是以宣散风邪,用以防风之必兼用荆芥者,以其能入肌肤宣散故耳。”荆芥发汗散寒之力较强,防风祛风之功较胜。二药参合,既能发散风寒,又能祛经络中之风热,故凡四时感冒,恶寒怕风,发热无汗,全身疼痛之症,均可配伍应用。施老认为,若属外感表证,用麻桂(辛温发表重剂)嫌热、嫌猛,用银翘嫌寒时,荆防(辛温发表轻剂)用之最宜。
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疾病。中医学称之为“风疹块”、“瘾疹”、“皮肤栗疹”。多为外感风热之邪,郁于肌表,毛窍闭塞,不得宣泄,化热伤及阴血而发为疹。以炒荆芥穗、炒防风疏风止痒,解表透疹。炒芥穗入血分,清散血分郁热,引邪外透;防风走气分,为祛风之圣药,散风以止痒。有过敏病史及指征者,与过敏煎(银柴胡、五味子、防风、乌梅、生甘草)伍用,其效更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