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防风草 > 防风草配方 > 正文 > 正文

汪胡桢与佛子岭水库七第四集新都市的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27 10:59:37
治白癜风乌鲁木齐哪家医院好 https://m.39.net/nk/a_4484869.html

佛子岭水库,要在哪里选定坝址,要建什么样的坝型,要建多大的规模,这些根本性、关键性的技术问题被一个一个攻克,一件一件也都有了着落。

接下来,就要看怎么解决这些具体的问题了。

汪胡桢先生在《新都市的崛起》这一章节中,对施工组织设计、工地总体布置、职工生活安排等一系列开工前的准备,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讲解。

汪胡老的讲述,仿佛带着我们回到了年,那个沸腾的佛子岭水库建设现场。

四、新都市的崛起

梁家滩浮桥

*岩木便桥(小佛子岭桥)

打鱼冲人行桥

梅家渡木便桥(白沙渡桥)

两河口木便桥

不到一个月,就建成通行当时 的美*用十轮载重汽车的公路了。

赶运器材物资的车队

是的,笔者在佛子岭水库工程技术总结的第九分册工程图样中,找到了关于大礼堂的图纸样稿。

大礼堂,在图纸上称为大会堂。

大礼堂作为水库工程建设的一个临时性建筑,受到汪胡桢指挥的如此重视,也是十分罕见的,就是到现在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也很难出现类似的情况。

水库建设,困扰和需要解决的工程技术问题、施工问题有许许多多,而保障和后勤问题,按正常分工应该由办公室(总务处),或者由*委张云峰去统筹考虑的。

为什么会引起汪胡桢先生的特别重视,并且难以忘怀呢。

表面上,为了解决好工地人员的文化生活,保障群众生活娱乐的一项措施,虽然在当时这样大跨度的纯竹结构不太多见,实质上还是体现出一个知识分子对群众利益的高度关心和体贴。

曹楚生在《难忘的佛子岭》中,也谈到了汪胡老想建大礼堂的想法。

我和部分同学被分配到技术室工作,这里距离汪胡老住的地方比较近,他几乎每天都到我们办公室来,一边指导工作,一边商谈问题。

有一次,汪胡老拿着一张自己绘制的草图对我们说,他想建造一座用毛竹作骨架,双层拱桁,可以容纳千人的大礼堂,征求我们的意见。

这是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一项设计,感到没有把握。

汪胡老说,抗战时期,日本人曾要他出来工作,他断然回绝。

但那时候,他曾看到过日本人用毛竹造了一些跨度很大的车库和飞机库,说明这种大型的毛竹架是牢固的。

我提出拱型竹桁架的毛竹接头恐怕不好办。

他说,他已经和竹工师傅研究过了,要我们去找竹工师傅商量。

我找了几位同学,按超静定结构分析方法,计算了毛竹应力,结果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不久,大礼堂建成了。

工地的大型会议和文艺演出都在这座用毛竹作骨架的大礼堂进行。从现在的技术条件看,用毛竹作骨架建造那样一座大跨度的礼堂也非易事,

而早在50年代初期,汪胡老就提出这种大型竹屋架的设计,确实很了不起。

对此,笔者把设计文件中大礼堂的相关技术参数,也具体细化一下。

大礼堂,全长45.8米,宽21.35米,净空(柱间距)15.25米, 13.4米,两侧立柱用圆杉木,屋架全部用毛竹结构,墙壁为竹笆泥墙。

设计容纳观众标准为人,总面积平方米,其中舞台面积平方米。

大礼堂,设计坐位共33排,每排28人,共可容纳人。

贮藏室,亦可充当舞台,并设有化妆室、布幕。

同时,考虑到了自然地面坡度等。

作为临时性建筑,在设计上基本是按照标准礼堂进行考虑的。

大会堂平面图

大会堂立面图

注:图纸上标注单位为英尺。

这个临时性建筑的图纸,也全是由汪胡桢指挥正式签批实施的。

搭建中的大礼堂

设计,还充分考虑了临时建筑的防风防雨,采用自然通风,计算出屋顶坡度,并且专门对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计算。

施工,提出了立柱坑要夯实垫石,撑腿要做两道,扎弯弓、扎纵梁、扎斜撑、扎八字梁、扎桁梁、扎檐口梁的道数和方法,对竹篾事先要用盐水煮,入土毛竹须涂热沥青,拆除脚手架只拆横挡不锯立柱等等,事无巨细。

在大礼堂建成后的一年半时间里,使用非常正常,大家非常满意,也先后经历了几次大雪的考验,没有发生倾斜、压损等情况。

这所大礼堂在工地上很受群众的欢迎,以后成为群众娱乐的中心。但这所大礼堂很不幸运,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给大火烧掉了。

因在,它的旁边又盖了一所草屋做澡堂用,历时一久烟囱里面,积了一层煤烟,煤烟燃着后愤出火星,把柴草做的屋面燃着了,很快延烧到大礼堂及邻近的草屋。

那天我正在午睡,李伯康秘书来唤我起床,走到火场,见大火熊熊正在吞噬我心爱的大礼堂。

因大礼堂较高,灭火器无能为力,我乃下命令,叫前来救火的群众,把火场外围的草屋拆掉,使大火不能蔓延。

李秘书帮我大喊大叫,传达我的命令,群众马上行动起来,火势才逐渐减杀,但被焚草屋已为数不少。

事后,有人向指挥部提出合理化建议:凡盖新草屋,所用稻草应用水玻璃溶液泡过,使它矽化,以免焚烧过快,已盖房屋应用石灰烂泥,在稻草面上铺一薄层。

指挥部采纳了这个建议,在工地所剩草屋上普遍刷上烂泥。

因为,连拱坝的紧张施工,我们腾不出人手来建造 性房屋。

直到一九五三年第二期围堰封闭后,我们才请清华大学吴良辅教授绘制宾馆图祥。

宾馆,设在汪家冲一个小山的前面,是一排向东的两层楼房,上下两层都作为来宾住屋,北端设一大厅,作为餐厅,但如需要也可改成会议室。

这个大厅内部装饰是由美术家严敦勋精心设计的,他把四壁顶部及天花板都镶饰石膏制品,乍看起来很象一座大理石的房屋。

落成后,我们又请郭沫若先生题了“佛子岭宾馆”五个大字的匾额。

是的,“佛子岭宾馆”五个大字是郭沫若先生所题。

而且,现在宾馆的老房子保护得不相当不错。

郭沫若先生在佛子岭水库,共留下了15个字,还有另外两处墨宝,一是“佛子岭水库”,另一是“佛子岭文艺”。

三处墨宝的原迹在那儿保存,现不得而知,可能在那个档案馆,也可能流落到民间,被个人收藏着。

但是字迹尚存,更加需要加以保护。

“佛子岭文艺”,在旧书摊上也已基本难寻了,也不知从何时起编辑了“佛子岭文艺”杂志,又到何时止这本杂志消失,更不清楚杂志里面刊登过什么技术和故事,希望有心人能挖掘出一些曾经的佛子岭故事出来。

再找找“佛子岭水库”,在哪里呢?

在草丛中,找到了。

这张照片,收藏于年《佛子岭水电站志》中。

佛子岭牌楼,也称“佛子岭纪念门”。

据志中所述:

为庆贺我国 座钢筋混凝土连拱坝诞生,治淮委员会决定在通向水库大坝的交通要道*岩,建一座 性的纪念标志——佛子岭水库纪念门。

这应有15米高的仿古式牌楼,建筑宏伟,由治淮委员会工程设计处仿照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畔上的牌楼设计兴建,钢筋混凝土结构。

中间大门可通大型汽车,大门两旁有“姐妹”门陪衬,上盖绿色琉璃瓦,灰白色墙柱,飞檐翘角凌空上举,在青山峻岭之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正门的上方镌刻着郭沫若手书“佛子岭水库”金色大字,落款为“年秋”。

牌楼气势磅礴,古色古香,造型别致,独具一格。

原本的佛子岭水库大门,现在已经变成迎驾集团公司厂区干道的一处牌楼。

不过,现在的迎驾集团公司把这幢牌楼当作是自己集团的一部分,保护的还是相当不错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angfengcaoa.com/ffcpf/10433.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防风草版权所有



2025-07-05 星期六 02: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