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用量大的品种,降低种植风险。
用量大的药材在一般处方中大多都会用到,如白术、白芍、党参、柴胡、桔梗、防风、远志、黄芩、半夏、附子等品种。有时这些品种的价格虽然不算太高,但其销路一直很好,价格相对比较稳定,一般不会积压。慎种稀、奇、贵品种。
二、注意价格高,但种植要求严格的品种。
价格虽然昂贵,但对气候、土质要求较严。古人云:“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比如冬虫夏草只能在海拔-米的高原山区生长;罗汉果只能在广西省凉爽多雾的永福县山区生长;咖啡豆属于热带植物,我国仅云南、广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可以种植,而且生长五年以上才能结子。花高价购进此类种子,辛辛苦苦种植,其结果好坏却难以预料。
三、注意掌握发展周期性种植易成功。
中药材与其他农产品类似,库存量少价格就高,价格涨高又促使种植面积增加,导致产大于销,因而价格又会很快下降。根据历年经验,每个品种的价格变化约每5年一周期。俗话说“药没千日滞,也没千日快”,若善于分析,掌握其周期性,抓浪头赶高峰,方能取得很好的收益。
四、注意正确分析,购种莫贪便宜。
一些不法种子经营者,广告言词违背科学规律,夸大亩产量,虚报市场价,利用别名使部分药农如坠雾中,如党参的别名是中灵草,用别名使人误认为这是贵重药材,所以任意标价,使人上当受骗。
五、选对药材种子,打好种植基础。
种子是农作物的命脉,购买药材种子应实地考察慎重选择,不要听信广告网上购买,尽量避开闪商游商的纠缠,选择信誉好的固定店铺购买(如成都农富科技)。大多数药材种子都以新产的最好,新种子有光泽,养分足,发芽能力强。在购买时要一看光泽,二看断面,三闻气味,必要时还要用水浸泡,以辨新陈优劣,确保种子质量。
六、注意科学总结种植规律。
许多中药材是野生野长的,现在需求量大了便引种进行家种。由于其自然规律很难掌握,所以可先在旱岭地少量寄播或在豆、谷、花生等作物中套种。要注意观察,待摸准其生长规律、掌握种植技术后再进行大面积扩种。
此文转载要农网,如有侵权,请告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